就是愛分享
為期五個月的網際網路資料庫設計班
在上了一個月的課程之後
終於在今天的「系統分析與設計」分了組
看得出來大部份的組別都是找"鄰居"
不知小組運作到最後會不會問題很多?
正如老師所說:因不解而結合,因了解而分開。

另外話說國內從事 "企業(Enterprise)" 軟體的獨立開發廠商(ISV),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營利的模式:


  • Project (專案)。
  • Package (套件)。
  • Product (產品)。


算起來,應該約有 80% 以上的開發廠商是以專案開發為主的(Project-based)。專案,顧名思義,會偏以滿足單一任務的工作性質,服務的對象也偏以單一的客戶為主,目的就在於能達成客戶對資訊系統的期望,而這些期望,也就是系統所提供的服務與功能—軟體開發廠商所負責承諾來實現,並換取實質的回饋報酬。

我們都知道,最為難的就是如何能滿足客戶的期望,因為,客戶的期望一直在變;又,競爭的因素,專案性質的資訊系統開發總是被要求在最短的時間,以最少的成本來完成,自然,種種不合理的要求,品質當然也就不佳。

請記得,開發端與客戶端是要能達成一種實質交易上的平衡,而開發端投入許多的心力與人力,來服務單一的客戶,卻換取開發端認為不合理的報酬,當然這種交易的結果也就無法讓雙方都能協調滿意的了。

只賣給一家客戶,即使開發 ERP 系統拿到 200 萬元,開發端都還認為是慘賠,因為人員的實質負擔實在不敷成本。一般專案性質的軟體開發總是存在一個根本問題:無法達成軟體的大量複製!



至於套件與產品如何區別?套件的特性是,它提供了預先定義好的功能(pre-defined)給客戶,然後利用 "參數(parameters)",讓客戶來自行 "微調" 系統功能;若是客戶單位要求的是套件沒有的功能、企業規則或企業流程的話,當然就要找原開發廠商,然後回到 "專案" 的型態來開發新的功能。

專案要作的是滿足客戶的需求,但期望客戶的需求變動不要太頻繁;套件則是提供預先定義好的需求給客戶,但其假設點是客戶的要求不多、規模不大(這也就是國內的 ERP 廠商的客戶鎖定在中小企業的原因)。兩者的根本問題是:彈性度不足,無法提供 Enterprise 層級的資訊系統,有效的客製化與變動性管理!

那麼,該具備什麼樣的特性才 "夠格" 稱之為 "產品(Product)" 呢?答案就是理出專案與套件的共同問題:讓系統更有彈性!


0 Respons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