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蘋果執行長Steve Jobs表示Flash會耗用大量CPU資源,因此iPad不支援Flash,而支援HTML5後,Flash與HTML5的效能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。
事實經過分別在Mac與Windows系統上,測試Safari、Chrome、 Firefox、IE等主要瀏覽器透過Flash Player與HTML5播放YouTube影片時,各自的CPU負載之測試後的結果是:如果沒有硬體加速的話,Flash的CPU負載的確不低;但是在Windows系統上,支援使用顯示卡硬體加速的Flash Player 10.1可大幅降低CPU負載,表現比HTML5還好。
而今年的Google I/O大會上,重點就放在HTML5技術的應用:Google I/O大會報導。
話說到HTML5,在10年前,負責制定WWW網頁格式標準的W3C協會(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)以為4.0版就可以滿足未來各種網頁內容的需求,再也不需要修改HTML格式標準,頂多進行細部規格的調整。但是隨著網路應用程式的發達,W3C協會發現,有越來越多的網站應用程式需求已超出HTML格式所能支援的範疇,甚至使用者需為特定功能額外安裝擴充元件,例如YouTube 採用了Flash格式來播放影音內容。
為了讓HTML語法更容易用來開發各種應用程式,W3C協會從2004年開始制定新的網頁格式標準,也就是HTML 5。在這個新版本中,W3C的制定工作小組大幅增修了多項網頁元素和控制器,於2008年釋出第一個HTML 5草案版本,預定2010年完成功能制定,不再增加新的語法元素,發布2年後若無嚴重問題,2012年再由W3C協會正式發布。
HTML 5旨在提高HTML的交互行,支持當前多樣的,複雜的Web內容。同時,它也會解決HTML 4 Web應用功能上的欠缺,例如:
至於提到CSS,其最重要的目標是將文件的內容與它的顯示分隔開來。在CSS出現前,幾乎所有的HTML文件內都包含文件顯示的信息,比如字體的顏色、背景應該是怎樣的、如何排列、邊緣、連線等等都必須一一在HTML文件內列出,有時重複列出。CSS使作者可以將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隔離出來,簡化HTML文件,這些信 息被放在一個輔助的,用CSS語言寫的文件中。HTML文件中只包含結構和內容的信息,CSS文件中只包含樣式的信息。
CSS 3語法中終於直接支援圓角、漸層、陰影等效果,不過很多效果在不同瀏覽器的語法與產生的效果卻不同。
從 HTML & CSS3 Readiness這份圖表可以很容易看出一些關鍵,它把 HTML5 與 CSS3 從 2008 年到 2010 年各個主流瀏覽器的支援情形以扇形區色塊圖的方式呈現,每個瀏覽器及渲染引擎都有自己的色系。
綜合來說,微軟還提供了一個網頁:Internet Explorer 9 Platform Demos讓我們體驗Web的未來趨勢。雖然這是微軟為了測試IE9所設計的網頁,但利用Firefox 3.6, Opera 10.1去看,也是玩的很愉快。畢竟Firefox, Opera瀏覽器跟隨HTML/CSS標準的起步,比IE9要早太多了。
對於一般人來說,可以在該網頁上看看未來的Web應用軟體的UI設計趨勢;對於網頁開發者,可以透過檢視網頁原始碼的功能,把那些新功能全都學起來。
由於各家瀏覽器全面支援還需一段時間,因此HTML 5的影響力得等到2011年後才會充分發酵。
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5/
http://www.w3.org/Style/CSS/
事實經過分別在Mac與Windows系統上,測試Safari、Chrome、 Firefox、IE等主要瀏覽器透過Flash Player與HTML5播放YouTube影片時,各自的CPU負載之測試後的結果是:如果沒有硬體加速的話,Flash的CPU負載的確不低;但是在Windows系統上,支援使用顯示卡硬體加速的Flash Player 10.1可大幅降低CPU負載,表現比HTML5還好。
而今年的Google I/O大會上,重點就放在HTML5技術的應用:Google I/O大會報導。
話說到HTML5,在10年前,負責制定WWW網頁格式標準的W3C協會(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)以為4.0版就可以滿足未來各種網頁內容的需求,再也不需要修改HTML格式標準,頂多進行細部規格的調整。但是隨著網路應用程式的發達,W3C協會發現,有越來越多的網站應用程式需求已超出HTML格式所能支援的範疇,甚至使用者需為特定功能額外安裝擴充元件,例如YouTube 採用了Flash格式來播放影音內容。
為了讓HTML語法更容易用來開發各種應用程式,W3C協會從2004年開始制定新的網頁格式標準,也就是HTML 5。在這個新版本中,W3C的制定工作小組大幅增修了多項網頁元素和控制器,於2008年釋出第一個HTML 5草案版本,預定2010年完成功能制定,不再增加新的語法元素,發布2年後若無嚴重問題,2012年再由W3C協會正式發布。
HTML 5旨在提高HTML的交互行,支持當前多樣的,複雜的Web內容。同時,它也會解決HTML 4 Web應用功能上的欠缺,例如:
- 一些幫助我們描述內容的新標籤
- 改進的Web Forms 2.0,為開發提供許多新選項和新功能,以更簡單更有效地處理表單的輸入與發佈。
- 為Web開發提供API,,如音頻和 視頻標籤可以讓開發者不借助第三方工具直接播放 Web 視頻和音頻。
- 標籤將允許直接在上面用腳本繪圖:
- 用戶可以編輯網頁的部分內容並實現同網頁的交互,,contenteditable屬性允許你設定網頁的哪一部分可以編輯。
至於提到CSS,其最重要的目標是將文件的內容與它的顯示分隔開來。在CSS出現前,幾乎所有的HTML文件內都包含文件顯示的信息,比如字體的顏色、背景應該是怎樣的、如何排列、邊緣、連線等等都必須一一在HTML文件內列出,有時重複列出。CSS使作者可以將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隔離出來,簡化HTML文件,這些信 息被放在一個輔助的,用CSS語言寫的文件中。HTML文件中只包含結構和內容的信息,CSS文件中只包含樣式的信息。
CSS 3語法中終於直接支援圓角、漸層、陰影等效果,不過很多效果在不同瀏覽器的語法與產生的效果卻不同。
從 HTML & CSS3 Readiness這份圖表可以很容易看出一些關鍵,它把 HTML5 與 CSS3 從 2008 年到 2010 年各個主流瀏覽器的支援情形以扇形區色塊圖的方式呈現,每個瀏覽器及渲染引擎都有自己的色系。
- 目前支援度最高的新特性為 Drag and Drop / @font-face / contenteditable 。
- 目前支援度最佳的瀏覽器為 Chrome 與 Safari。
- 目前支援度最差的瀏覽器為 IE 系列。
綜合來說,微軟還提供了一個網頁:Internet Explorer 9 Platform Demos讓我們體驗Web的未來趨勢。雖然這是微軟為了測試IE9所設計的網頁,但利用Firefox 3.6, Opera 10.1去看,也是玩的很愉快。畢竟Firefox, Opera瀏覽器跟隨HTML/CSS標準的起步,比IE9要早太多了。
對於一般人來說,可以在該網頁上看看未來的Web應用軟體的UI設計趨勢;對於網頁開發者,可以透過檢視網頁原始碼的功能,把那些新功能全都學起來。
由於各家瀏覽器全面支援還需一段時間,因此HTML 5的影響力得等到2011年後才會充分發酵。
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5/
http://www.w3.org/Style/CSS/